在我讀神學院的時候,每年秋季學生會跟校方會一起合辦郊遊或旅行(學生家屬也可以一同參與),這樣的活動視為課程之一,所以無法前去的都需要請假,除了因為家庭或特別原因請假無法參加的學生之外,大部份的學生在入學的前兩三年都積極參加這樣的活動,但另有一小部份的學生(特別是高年級的學長姊),因為已參與過幾次了(算是老鳥了),加上課業繁重或各樣自己的計劃,會刻意請假不想參與,這樣的情形有時就變成一種感染作用,有些人會因為自己的好朋友不去就不想參與,以致請假的人愈來愈多,就算調高請假的標準也會有人無所不用其極的設法請假。
其實,這不單是在神學院的狀況,只要是有人的地方都會有這樣的情形,在教會事奉一段時間之後,看見這樣的狀況可說是普遍的,許多人被問到會不會參與活動時,都會反問: “有哪些人要去?” 可見所考慮的不是活動本身的吸引力,而是參與的人有哪些...
有一次就因為參與的人不太踴躍,主辦的人員都覺得辦的很無力,好像精心設計的各樣計劃都沒有人捧場;有一次,我問了一位老師他對這次參與的人少有什麼看法?他回答說:不管人多人少,不管任何狀況,我都會參加,因為主辦的人都辛苦的預備了,參與的人就必會得著好處。那一次,我知道有一些人是因為自己的想法而不去的,這位老師的一番話讓我很受感動,我其實很想去,但真的有特別的服事而無法去,我也決定在各樣的活動中,若是沒有難處,即使那可能是一個無聊的郊遊我也會盡力參與的,我也發現,當每一次我願意積極的參加時,每一次的活動都真的有所收穫,彷彿這是個特別的應許一樣,只要願意的人就能夠得著。
前一陣子,當我一時興起決定要帶牧區的弟兄姊妹出去走走時,我心想,只有短短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,會有多少人去?一方面不抱著太大的希望,另一方面也帶著就算是少數幾個人都好,只要出去走走就可以的心情,沒想到,在各小組長的號召下,竟也有三四十個人左右參與,真讓我這個區牧感到興奮,我並不覺得是自己有什麼號召力,而是看見,在牧區當中每一位弟兄姊妹那樣願意參與的心,也相信當教會在往前走的時候,每位弟兄姊妹有那願意跟上腳步的心時,神國度復興的開始就在這兒了,
弟兄姊妹們,當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時,他們在路上所遇見的是許多不同的困難,惟有一次次願意順服上帝的帶領時,他們終究才能夠進到那為他們所預備的迦南美地;摩西知道自己的有限,約書亞亦是如此,但他們都在我們面前成了那願意相信倚靠神的榜樣;許多時候我們都知道人的有限,許多時候我們都看見自己的軟弱無力,我更知道自己也是不足的人,但我們應當有一個願意的心交託在神的手中時,祂必在當中行奇妙的事,每一次的活動不是過程好不好玩、吃的好不好、睡的飽不飽,而是有大家一同參與的喜樂,因有主在我們當中,我們無論在何處、做何事都必充滿喜樂與神的榮耀。
如同雅歌書所說的:「願你吸引我,我們就快跑跟隨你。王帶我進了內室,我們必因你歡喜快樂。我們要稱讚你的愛情,勝似稱讚美酒。他們愛你是理所當然的。(歌1:4)」神的愛吸引我們,我們就快跑來跟隨祂;我們要記取以色列人在曠野日子裡的教訓,不叫過程所遇見的難處攔阻我們,同時也更要像基甸所率領的三百勇士一樣,時時以儆醒的心面對一切環境的變化;深知那愛我們的主所要引領我們前往的那地是最蒙受祝福的地方,而我們所走過的路徑也都必結實滿滿、滴下脂油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