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 劉韶恩

在一篇電子報文章,看見這樣一個故事 十元的感動,內容描述到一位老師在教學中的經歷,因著班上一位同學「阿旺」所說的一番話心中大受激勵與感動,這雖然只是一篇短篇小說的文章,但是所給人的啟發以及寫實的手法,真讓人不得不陷入那情境中而受感動,我就常在這樣的文章中受激勵,我找到作者的部落格,您可以進入查看喔!(麻吉的同話屋)[1]

近來許多話題、報導都談到同樣的一件事,就是現在的社會朝著兩極化發展,形成所謂的M型社會[2],一開始只是在金融、經濟上有這樣的形容,但漸漸的有愈來愈多不同的事物,也都以這樣的形容來描述這種景象,在網路上曾韋禎的部落格中,一篇「M型的迷惘」的文章,也這樣談到:「…這樣的看法經《商業週刊》雜誌的渲染,在台灣引起一陣風潮,不管是描述什麼現象,都可以給它M一下。父親節可以來個M型爸爸,筆記型電腦的價位可以M型化,信用卡市場也是M型消費,閱讀人口也是M型分佈,就連買女性內衣以可以扯到M型社會。更誇張的是,今年大學放榜後,因台灣的大學數量氾濫,也被形容為大學M型化。…[3]姑且不論各樣不同M型社會的論點如何,針對我們在這屬世的社會中,每天在新聞報導與社會環境的各樣趨勢裡,有太多的事情在影響著我們的心思意念,小從小小故事的發生與感動,大至世界潮流與國家的發展與動向等,無一不讓我們在這當中做抉擇與學習。

「阿旺」這個寫實的角色讓我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情,但也同時讓我們看見社會貧富的不均與許多差異,這兩者之間同時並存並不是衝突的,或許有人會覺得這是個可憐的故事,因為人們總是希望一切故事的結局能夠像是童話故事般的夢幻美好(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…),甚至人們會感覺到,應該要為這樣的情形做一些改變,好讓一切平衡一點、正常一點

用人的屬世的眼光看這世上所發生的一切,均貧、均富,或是像共產制度般的理想主義,似乎是件不錯的事,但那或許會少了些可以感動的故事,少了些努力與奮鬥的精神,更少了彼此扶持與激勵的動機;誰說M型社會是不好的現象,或許那將會是另一個現代版的新聖經故事(這是比喻,不是異端理論喔…),讓我們更多看見人們在這世上所要學習的功課

傳道書2:18-24說:「我恨惡一切的勞碌,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,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。那人是智慧是愚昧,誰能知道?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,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。這也是虛空。故此,我轉想我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一切工作,心便絕望。因為有人用智慧、知識、靈巧所勞碌得來的,卻要留給未曾勞碌的人為分。這也是虛空,也是大患。人在日光之下勞碌累心,在他一切的勞碌上得著甚麼呢?因為他日日憂慮,他的勞苦成為愁煩,連夜間心也不安。這也是虛空。人莫強如喫喝,且在勞碌中享福,我看這也是出於神的手。」基督徒處世的態度究竟該如何?面對各樣現實生活與社會環境,我們都當學習看見──這一切都出於神的手,是祂在掌管著明天;我們要在感動中看見神的恩典,在困境中學習倚靠,在世界的潮流中學習不隨波逐流,乃是更多的尊主為大,相信不管是身處在各種M型社會的生活狀況中,或是在各樣不同的處境裡,我們都能得著處世的秘訣,如同保羅所說的:「我知道怎樣處卑賤,也知道怎樣處豐富;或飽足,或飢餓;或有餘,或缺乏,隨事隨在,我都得了秘訣。(腓4:12)


[2] 維基百科:M形社會 出自日本趨勢學家大前研一於《M型社會:中產階級消失的危機與商機》(ロウアーミドルの衝撃)一書中提出的概念。原來是描述日本社會由原來以中產階級為社會主流,轉變為富裕與貧窮兩個極端(中產階級逐漸消失)。這個概念在21世紀初亦被形容台灣香港等地區的社會現況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nhcluke 的頭像
    tnhcluke

    台南聖教會路加牧區

    tnhc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